每年中考之后,同學們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這個時候是非常關鍵的,畢竟志愿填報關系著同學們接下來的升學途徑。大家在志愿填報過程中做的任何決定都要慎重思考清楚,大家可不要小瞧了這個環節,只有大家填報了中考志愿,才能被自己理想的高中學校錄取。那么就會有的同學想了解一下這款志愿更改的相關信息,一般在志愿指南中都會提示家長和同學們,網上志愿在確認提交之前是可以修改,一旦確認提交是無法在網上進行再次修改的。
中考填報志愿后不能修改
網上填報志愿時,考生需登錄西安市教育局官網,輸入12位報名號或準考證號和自己設定的密碼進入中招管理系統。按照頁面上的內容及要求,填寫志愿信息;填寫完畢點“提交”保存。若發現填寫有誤,還可以再次修改。
填報志愿需填寫錄取通知書接收地址等信息。確認已填寫的志愿信息(須輸入中考報名時填寫的身份證號)使其生效,填報志愿方才完成。確認后任何人不能再修改考生志愿信息。
個人在志愿填報時間截止前未進行志愿確認,系統不默認提交,所填報志愿無效。
填報志愿和確認志愿信息必須由考生本人完成,任何人不得代替。凡未按時填報志愿、未按時提交確認志愿、未按政策規定和要求填報志愿的,其后果由考生和家長承擔。網上填報確認后,考生所報志愿即刻生效,且不能修改。
中考填報志愿的方法
1、提前錄取學校的志愿填報:除名額分配志愿本區在校生均可填報外,其他提前錄取類志愿填報都是有備取條件的。
2、統一錄取階段的志愿填報: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考慮學校的辦學情況(性質、質量、校風、管理等方面)、交通路線、住宿情況和條件、學制和收費等等基本信息。中考填報志愿的具體步驟是:初選、篩選、排序、復核四個環節。
a、初選:考生在本區招生計劃書內,把愿意去的學校(或專業)志愿全部選出來,初選時只考慮考生愿意到去就讀的學校志愿,不考慮考生自己的考試成績是否能夠達到錄取分數線。
b、篩選:當初選志愿數等于(或小于)志愿表內的志愿數,就不必進行篩選志愿,可以直接進入“排序”;當初選志愿數大于志愿表內的志愿數則必須進行“篩選”。篩選原則:首先,自己條件(文化成績、身體條件、家庭條件、住宿條件等等)肯定達不到學校要求的志愿應該刪除;其次,相對不愿意去的學校志愿要刪除,直到所選的志愿少于志愿表的志愿數時,不必再刪除了。最后,檢查篩選后的志愿,是否都是自己非常想去的學校(家長在孩子填報志愿前,最好比較詳細地了解招生學校的實際情況,確保自己所填的每個志愿都是孩子最喜歡的)。確認自己篩選的志愿數等于(或小于)志愿表內的志愿數時,再進入“排序”。
c、排序:按錄取順序(批次)要求,把自己最想去的學校放在第一志愿,第二想去的學校放在第二志愿,依次排列。不愿意去的學校志愿千萬不要填報。
d、復核:所填志愿的代碼和名稱是否相一致(必須完全匹配)。
經過“初選、篩選、排序、復核”四個環節,即完成了填報中考志愿工作。三、中考填報志愿要避免的幾種現象。
中考填志愿的七個原則
認清自己 實事求是
這是總的原則,脫離自身實際的志愿,要么不能達成,要么后悔莫及。
認真考察 密切關注
孩子中考也是一件大事兒,考生和家長都不能臨時抱佛腳,平時要多注意考試規則、錄取規則的變化,也要對自己有報考意向的學校的情況多加關注。
第一志愿填報原則:跳一跳 夠得著
無論學生自身真實的成績如何,第一志愿都可以填報比自身歷史最高成績搞一個檔次甚至兩個檔次的、自己最心儀的學校。
志愿順序不能顛倒
總體來說,各個學校的錄取分數排名,一年之間變化不至于太大,所以,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參考近兩三年來志愿學校的分數變化情況,志愿順序,一定是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排列,否則,考生考出高分卻被更低一個檔次的學校錄取,肯定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各個志愿之間一定要拉開合理的差距
中考錄取是分分清,如果考生報考志愿的學校,各志愿之間的差距不合理,要么白白浪費志愿,要么造成成績和錄取學校不匹配的現象。
中間志愿怎么填?
中間的志愿,指從第二到第七志愿,其中第二、三志愿,應是自己喜歡,根據自己的平時成績能夠達到的。第四、五志愿,應是考試發揮的差一些能達到的。第六、七志愿,應是發揮不正常的情況下能夠達到的水平所對應的學校。
最后一個志愿:踹三腳 踹不漏
最后一個志愿,也就是兜底學校,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暫時放下自己的自信,按照發揮極度失常來選擇、按照出現特殊情況來選擇,要確保兜的住,這個底,要確保踹三腳都踹不漏。
一年有一年的中考是各位家長關注的焦點,此時很多中考生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學習的任務很繁重,初三下學期同學們一定要用有限的時間爭取成績的最大提升。記得中考志愿填報時,一定要參考自己平時考試成績與排名的問題,不要亂填報中考志愿,小心自己中考志愿沒有被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