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區域的中考細則都會有所變動,大家一定要隨時根據政策來報考,避免自己有不清楚的,不太了解的同學們要及時詢問老師。特別是中考的報名位網址、注意事項、中考相關的考場需遵守的規則還有考試的時間,這些都是不容改變的,這是既定的事實,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打一場有準備的仗,加油!
邯鄲中考改革實施方案
中考信息網從邯鄲教育局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二【2016】4號)等文件精神和河北省教育廳關于邯鄲市作為中考改革試點地市的相關要求,深化我市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結合我市實際,借鑒其他試點城市的經驗,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中央“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和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堅持立德樹人的核心目標,充分發揮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導向作用,從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和科學選拔各類人才出發,認真總結經驗,突出問題導向,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教育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和美好人生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成才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堅持正確育人導向,深入推進素質教育。
(二)確保公平公正。把促進公平公正作為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健全體制機制,完善規章制度,切實保障考試招生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
(三)堅持職普并重、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統籌規劃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發展,使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促進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為初中畢業生提供適合的高中階段教育。
三、改革目標
統籌實施考試招生和管理制度的綜合改革,分步實施,穩妥推進。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辦法,改革錄取計分科目,健全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完善指標到校政策,改革高中招生錄取方式。到2021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的中考錄取模式,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樣化發展,保障高中階段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
四、主要措施
(一)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將現行的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的“兩考合一”規范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考試結果既是初中學生畢業成績,也作為高中階段學校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
1.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組織實施。堅持“全開全學、全科開考”,將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教基〔2001〕28號)所設定的初中階段全部科目均列入學業水平考試范圍,具體包括: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等13門科目,以及地方與學校課程。其中,外語包括聽力,道德與法治包括民族團結教育內容,物理、化學、生物包括實驗操作技能,每門課程學完即考。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確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質量。
從2018年秋季新入學的初一年級起,根據學科性質和特點,分類采取不同的考試方式。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測試)、地理4科實行書面閉卷筆試;物理、化學、生物3科實行書面閉卷筆試和實驗操作技能考試;道德與法治(含民族團結教育)、歷史2科實行書面開卷筆試;以上考試科目實行全市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評卷、統一公布成績。
體育與健康考試、實驗操作考試、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信息技術上機考試,由各縣市區根據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要求組織實施;體育與健康科目實行過程性評價與現場測試相結合的方式綜合評定,現場測試項目共三項,男生測試1000米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或拋實心球,女生測試800米、立定跳遠、仰臥起坐或拋實心球。實行全市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主城區由市考試院直接負責,各縣(市、區)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考生逐項參加智能化測試,每項考試完畢后當場公布成績。過程性評價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初一、初二、初三各學年綜合評定,由學校給出分數。
實驗操作考試內容為物理、化學、生物三科,考試范圍為教育部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科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的學生掌握的基本實驗技能,并注重三學科實驗操作基本技能、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與方法的體現。考試統一安排在初三畢業階段進行,每科4個試驗操作考試題目,抽取一題進行試驗操作考試,該科所取得的成績作為考生試驗操作考試成績。
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信息技術上機考試以教育部規定的現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大綱為考試范圍,包括信息與信息技術、計算機基礎、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軟件、多媒體與PowerPoint軟件、數據處理與Excel電子表格、flash動畫制作、網絡基礎與應用等內容。考試實行局域網無紙化方式,全市采用統一的計算機考試系統和考務管理軟件,試題從計算機考試系統中隨機抽取,成績由計算機考試系統自動評定。
音樂、美術、地方與學校課程等科目,實行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查,由學校根據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組織實施,隨學隨考,一般安排到學期末進行,并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的一部分。
2.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命題原則和要求。堅持立德樹人目標,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確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內容,滲透學科核心素養和思想方法,減少知識型、技能型試題比重,降低難度,增加探究性、開放性試題的比重,增加核心素養的測評比重,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系,注重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難度以適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畢業合格水平為準,易、中、難試題的比例控制在3:5:2。
3.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分值和成績呈現方式。
書面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分別卷面滿分120分,三科以實得分數呈現。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含民族團結教育)、歷史、地理、生物各卷面滿分100分,根據省廳要求“采取等級呈現方式時,各門科目根據原始成績,一般可以劃分為五個等級,位次由高到低為A、B、C、D、E。原則上各市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依次為: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0%,D、E等級共25%,E等級為不合格”。我市六科成績細化等級呈現,共分為23個等級。各科各等級的確定以縣為單位,按照考生總數的百分比確定。
(三)啟動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綜合改革
1.完善招生計劃編制,統籌普職協調發展。按照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要求,根據市區內學校布局、適宜的學校規模和規定內的班額,以及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原則,核定招生計劃,并嚴格執行。嚴格控制提前招生,規范招生秩序。
2.改革錄取計分科目構成。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主要依據。用于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時,錄取計分科目的設置應堅持統一性與全面性相結合,考生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4個必考科目成績和其他若干個科目成績組成,即實行“4+X”高中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形式。為防止群體性偏科和加重學生負擔,由我市根據“夯實基礎、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穩妥推進”的原則,參照教育部《關于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1999〕5號)中有關“在國家規定的畢業年級文化學科范圍內確定升學考試科目”的要求,方案將4(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6(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3(實驗操作、信息技術、綜合素質評價)等科目,全部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
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分別滿分120分,綜合素質評價滿分30分(其中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等四個維度分四個等級,最高折合為16分,社會實踐活動計14分,每參加一次活動記1分),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含民族團結教育)、歷史、生物、地理各卷面滿分100分,高中階段學校錄取時物理折合70分、化學折合50分、道德與法治折合50分、歷史折合50分、地理折合30分、生物折合30分;體育與健康滿分100分(其中現場測試30分、過程性評價70分),折合50分(其中現場測試30分、過程性評價折合20分);理化生實驗操作滿分30分,信息技術滿分10分,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總分為760分。
3.規范自主招生辦法,突出普通高中辦學特色。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藝術素養、體能素養的優秀學生,推動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
自主招生(文化類考查)必須安排在每年公布統一初中畢業生升學文化課考試成績以后進行。普通高中學校要按自主招生的原則、程序和錄取標準,結合本校實際制定自主招生工作方案(含學校特色創建目標任務、基礎能力、主要措施、招生辦法等),并經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批準后執行,報經省教育廳備案后向社會公布。中等職業學校自主招生計劃與招生比例可結合招生實際制定,具體招生原則、政策、工作方案按照現行工作管理體制,參照現行招生辦法執行。
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普通高中學校按不超過當年招生計劃的5%申報自主招生名額,其中3%用于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推薦生,每年1月20日前由各初中學校根據學生申請、綜合素質評價情況進行校長實名推薦,普通高中學校應在招生方案中明確招收推薦生的標準以及錄取程序、辦法,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后實施,另2%招收具有藝術素養和體能素養的學生,普通高中學校應在招生方案中明確招收該類學生的類別、數量、標準以及錄取程序、辦法,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批準后實施,其中該類學生的文化考試成績必須在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劃定的相應分數線以上,特殊需要組隊的項目,學生分數可適當放寬。每年4月第一周的六日和第二周的六日各普通高中學校可組織考查學生的藝術素養和體育素養,不得另行單獨組織。
4.繼續執行分配生政策,體現教育公平均衡。繼續推行將公辦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公助生招生指標分配到各初中學校的招生改革。除5%自主招生計劃外,其他招生計劃數全部均衡分配到區域內每所初中學校,名額分配原則和辦法由市和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其他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嚴格按照招生計劃、市定分數線和學生志愿進行。
5.規范中考加分項目,減少加分項目分值。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河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精神,取消三好學生、優干、藝體特長、科技競賽、農獨子女等鼓勵類加分項目,規范少數民族考生、烈士子女、現役軍人子女等扶持類加分項目和分值。
從2018年9月起,戶籍在邯鄲市的少數民族考生報考市內普通高中學校加5分;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子女報考市內普通高中學校加20分;現役軍人子女報考市內普通高中學校加10分。少數民族考生、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子女,如屬多重身份的,按最高加分項加分,不再重復加分。加分項目將根據省教育廳明確的具體加分項目和分值(另文下發)隨時調整。
6.中等職業學校錄取,“五年一貫制”、“3+2”、“3+4”招生錄取。中職招生實行統一招生和注冊入學兩種辦法,對應屆初中畢業生實行統一招生錄取,以市定中等職業學校最低錄取控制線為準,或由中職學校組織生源,根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錄取。社會青年和往屆生實行注冊入學。“五年一貫制”、“3+2”、“3+4”學校招生錄取執行省教育廳確定的具體辦法。
五、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邯鄲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成員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處室組成,領導和指導改革工作,各部門要各負其責,分工協作,落實責任,強化對中考改革的統籌規劃,建立有效工作機制抓好落實。充分考慮教育工作的特點,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則提前公布相關實施方案,有序推進中考各項改革。
提升制度保障能力。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各級相關部門要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從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將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用于保證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所需的命題、保密、相關設施設備等經費需求,并為建設市域內統一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臺、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統一招生電子平臺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確保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工作順利進行。
同時要加強初中學校師資、實驗室、體育器材等設施設備方面的條件保障,適應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需要,保障正常教學需求。要制定完善的審核制度、公示制度、復查復議和申訴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配套措施。要加強考試機構、考務組織、招生錄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設。要加強對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人員的培訓,開展試卷評估和分析,提升考試命題質量和水平。要統一建立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作負擔。
深化課程教學改革。適應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結合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調整,進一步完善初中課程計劃,改革初中教育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和方法,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定期對縣(市、區)初中學校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加強對初中學校校長和教師的培訓,轉變人才培養觀念,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學校建設和設施設備的保障,滿足正常教學需要。強化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作用,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強化考試保障能力。加強對中考命題的研究和管理,落實課程標準,嚴把命題質量關。在考試內容上,減少知識性、技能性試題比例,降低難度,增加探究性、開放性、評判性試題的比重,增加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測評,堅持用中考的命題立意,將知識能力測試還原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有效發揮考試對教學的導向、監控、評價和指導作用。嚴格對試卷的命制、運送等環節的保密要求,確保試題試卷安全。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題庫建設,開展試卷評估和分析,提升考試命題的質量和水平。
廣泛做好宣傳引導。在積極穩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同時,要利用各種方式,多渠道、多形式的認真做好中考改革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工作。及時回應學生、家長和社會的關切,讓全社會充分了解和認識中考改革的根本目的和重大意義,為推進改革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營造良好氛圍。要加強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和中等職業學校免費等惠民政策的宣傳,確保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平穩順利實施。
中考的日子日益臨近,感覺復習得不錯的你,一定要再接再厲,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感覺復習不怎么樣的你,也不要浮躁,要知道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在學習上不論什么事情,只要沒有動力就會懶懶散散。這樣子的學習方式不會讓你收獲到什么,失去的就是自己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