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即將升入初三,對于中考有一種抵觸的心理,其實中考沒有學生想象的那么艱難,只要學生能夠認真聽課,學習好文化課知識,中考的題目你基本上能夠做對,畢竟中考考察的不是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還是靠記憶里來增加知識的積累。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中考前怎么辦。
中考怎么辦
第1輪,緊扣課本,做基礎知識的鞏固訓練,進行訓練和講解,讓學生基礎知識掌牢、掌固、掌穩,基礎知識水平普遍提高,并克服眼高手低現象。
第一輪占用復習時間為60天,復習時以課本為主,以教學大綱和考試綱要為指導。通讀教材、鞏固記憶,對課本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定理理解,使相關的一些分散知識系統化、網絡化。如對物質的分類知識進行系統整理,掌握物質分類依據,并對各類物質的組成和性質的異同點進行比較,總結出規律的認識。只有理解才會融會貫通,才能應用知識,解決一些化學問題,才能在考試中明晰題干與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合理的推理。
第2輪,進行專項、專題訓練,針對重點、難點、疑點,做專項綜合訓練,提高作題、解體能力,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第二輪時間為20天,主要進行專題訓練。基本概念和原理專題;元素化合物專題;化學實驗專題;化學計算專題。在復習時將課本中各部分相應的知識點按其內在聯系進行歸納,整理,將散亂的知識點串成線、連成片、織成網,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之中,從而形成一個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只有系統完整地建立知識體系,才能提高分析和運用能力。才能有效地進行知識遷移。如在元素化合物部分中我們主要學習了16種物質,其中有:4種單質(02,H2,c,Fe)、4種氧化物(C02,CO,H20,CaO)、3種酸(HCI,H2S04,HN03)和2種堿(ca(OH)2、NaOH)、3種鹽(NaCl、Na2C03、CuS04),在復習時應注意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系。
第3輪,作好應試模擬訓練,使學生適應考試環境、考試題型、考試內容。并查漏補缺。發現不足,及時調整薄弱環節。
第三輪為20天,作好應試模擬訓練。經過系統復習,學生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有了相應的提高,必要地模擬考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把所學知識和所具備的能力如實反映出來的實際鍛煉,同時也得到一個發現弱點,及時查缺補漏的機會。迅速轉換角色,防止單一思維持續過長,以正常的心態投入中考,提高臨場發揮能力。
學生如何找準位置
1、尊重自己生物鐘
由于生理條件和生活環境、習慣的不同,人們的生活節律和最佳感覺也往往不盡相同。有的人的學習最佳時間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學習時段之后,將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覺時間去做,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學習要有時間限制
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計劃時,要適當給自己“壓力”,對每一科目的預習和復習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時間、限定速度、限定準確率。這樣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復習效率。
3、對照計劃反省
計劃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動地完成,不按計劃辦事,計劃是沒有用的。可以制定一個計劃檢查表,把什么時間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進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項,就打上“√”。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修改計劃,使計劃越定越適合自己!
4、留有機動時間
計劃不要排太滿太緊,貪心的計劃是難以做到的!留下機動時間,也能讓我們有余力解決突發的學習情況!
每年中考的難度都不同,但總體的評分標準是不會變的,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的變化也不大。學生可以在初三就把所有知識都復習一遍,中考的考試范圍也都是初中三年所有的知識點,所以同學們的主要復習范圍還是以初三的學習內容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