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參加中考的學生群體中都有落榜的學生,可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有所變化的,學生要有自己對未來的想法。在落榜的情況下不一定要選擇復讀學校,因為復讀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年齡對你的影響也會更大,學生能夠考上高中還算好,如果考不上就相當于浪費了一年的時光。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中考后學生的出路。
中考后的出路
1、普通高中
幾乎所有同學都想上名校。成績很理想,可以上高中名校的當然更好,但其實更多的同學面臨這樣的難題:自己的分數,只能上個很普通的高中,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去了之后,是否一定可以在三年后進入理想大學呢?據悉,現在"211"及"985"高校在全國平均錄取率為10%左右。教學是一個變動的過程,成績會受各種因素影響,比如學校高中升學率,所以讀完高中是不是就能在三年后的高考披荊斬棘,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仍是一個未知數。
2、選擇復讀
國家不鼓勵復讀,專家也認為一般最好不要復讀,而且并不是所有中考成績不理想都要選擇復讀,具體情況具體來看,對于平時成績一向較好,但中考發生意外的學生可以考慮復讀。但要注意一點,如果初中知識實在欠缺的太厲害、缺乏意志力的學生其實也是不適合復讀的,否則白白浪費一年時間,還是得去中職院校。
3、選擇中職
成績不太理想,也不想復讀,可以這樣選擇。職業高中、中專、技校這三種學校的共同點是都屬于職業教育,畢業后都是中專學歷,繼續深造的話,都能參加高職院校或大專院校的特殊高考。整體來說,想通過這三類學校獲得個什么文憑,那就繞遠了,估計多花3年左右才可能獲得本科學歷,而如果只獲得一個大專文憑,其實沒有太大實際意義。
中考后怎么填志愿
1、研究政策。要把招生政策研究透,尤其是新的政策,例如今年名額分配的政策。
2、排名預估。根據一模情況預估孩子區排名和校排名。一般裸分排名都可以查到,但是要考慮加分和體育的影響,加分可以在教育考試院查公示名單,另外,填志愿時體育成績都出來了。
3、成績分析。分析孩子一模試卷和得分,看孩子是否還有潛力,或者是否一模是超水平發揮,然后對排名預估進行合理調整。這個很重要,很多家長也往往忽略這一步。
4、初步鎖定學校。查學校近3年(尤其是上一年)的排名順序、錄取名次、離家遠近、交通方便性、上年高考水平、今年招生計劃等,然后根據排名情況初步鎖定10~12所學校。
5、征求孩子意見。與孩子溝通,看孩子的意思,但是要注意不能以孩子意見為主,因為孩子畢竟不是很清楚。
中考來抉擇你的學校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但卻不是唯一性,學生除了學習成績的提高,其他方面的習慣也應該培養起來。很多學生有學習的需求,可不一定能夠找到恰當的選擇,所以學生在志愿填報上可以參考下專業人士的建議,讓自己能夠順利的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