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對付中考最關鍵的一年,我們要學會自我調整,自我規劃,博得人生的第一精彩。父母想讓孩子成才,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外,作為家長也要適當的給予鼓勵和鞭策,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方法上給予孩子適當的建議,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規劃。那么那些中考狀元是怎么煉成的呢?我們要怎么做才能成為第二代中考狀元?
中考狀元是如何煉成的
1、提高認識,做好準備
初三的學習節奏和學習壓力是不言而喻的,在進入初三之前,對此就要有充分的認識。初三的學習有別于初一、初二,如學習時間不再那么充裕,學習任務明顯加重,學習方式和方法也會發生較大改變。因此,對這些要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到時才不至于措手不及,手忙腳亂。
2、樹立信心,坦然面對
面對初三學習上的壓力,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底子薄,基礎差,擔心時間不夠用。其實,大可不必這樣焦慮,要相信經驗豐富的老師會給我們進行系統的復習和指導的,更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一切挑戰。平時也可多做些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我鼓勵,如在課桌上貼一些小紙條,寫上“踏踏實實,戒驕戒躁”、“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等話,穩定情緒,坦然面對。
3、科學安排,統籌規劃
初三時間緊,任務重,因此,更要注重效率,科學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課堂四十五分鐘一定要把握好,做到當堂任務當堂清,不留尾巴到下堂。在學習中遇到疑難問題,要做好標記,課后主動尋求老師或同學的幫助,不要累積到一起。同時,要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制定好相應的復習計劃,每天解決一個小難點,每周突破一個大專題,相信你的語文成績一定能得到提高。
4、忙里偷閑,勞逸結合
初三很忙,也很累,但我們也要學會忙里偷閑,注重勞逸結合,這樣才能讓我們的頭腦時刻保持清醒,讓我們的精神時刻處于飽滿狀態。每天堅持晨跑十分鐘,課間做做眼保健操,既健體,又提神。每天有選擇性地讀一兩篇精美的散文、微型小說等,既擴大了閱讀面,又陶冶了性情。”
中考狀元的學習方法
一、第一層為苦學
提起學習就講“頭懸梁、錐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處于這種層次的同學,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對他們來說學習是一種被迫行為,體會不到學習中的樂趣。長期下去,對學習必然產生了一種恐懼感,從而滋生了厭學的情緒,結果,在他們那里,學習變成了一種苦差事。
二、第二層為好學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達到這種境界的同學,學習興趣對學習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對學習的如饑似渴,常常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的學習不需要別人的逼迫,自覺的態度常使他們能取得好的成績,而好的成績又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更濃的興趣,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
三、第三層為會學
學習本身也是一門學問,有科學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規律。按照正確的方法學習,學習效率就高,學的輕松,思維也變的靈活流暢,能夠很好地駕御知識。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
目前,中學生的學習中,第一層居多,第二層為少數,第三層次更少。我們應當明確,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學會學習,這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21世紀中的文盲將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所以,同學們在學習中應追求更高的學習境界,使學習成為一件愉快的事,在輕輕松松中學好各門功課。
小編總結
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能對自己的初三生活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父母就要會教育孩子,不能一出錯就一味的指責孩子,應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當然了,家長也要關注孩子的生活,培養他們良好的品格,讓他們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小編相信同學們每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你就能離夢想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