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是通情達理的,同學們不要失去和家長的溝通,很多的學習習慣是家長教給我們的,我們要有一份感恩的心,現在你沒有考取好的分數沒關系,以后你還有很多機會,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多思考,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提升成績的方法,只有不斷摸索才能夠有所成長。
家長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中考成績
1、用正確態度對待孩子成績
關注孩子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思維方法、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永葆學習活力的源泉。沒有好的方法、習慣,也能取得好成績,但這種好成績來自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這種消耗戰是以犧牲孩子的身心健康為代價的。
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分數不行,但分數也不是萬能的。如果為了片面追求好成績,孩子沒有周末,沒有朋友,沒有業余愛好,沒有健康的心理,這種成績又有何用%3F成人永遠是第一位的。高分低能、高分低德并不是成長。對于成績好的學生,我們也要關注其成長,“一俊遮百丑”,我們常常誤認為成績好孩子就會快樂就會身心健康,有的家長急功近利,認為天天堅持鍛煉身體充其量也不過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而已,興趣愛好再好,也只不過是裝飾品而已,中考、高考還是看成績,這些不能算分數。
2、用科學方法分析孩子分數
當孩子的單科成績下降幅度較大時,家長要適時與孩子溝通,找到外在原因與內在因素,激勵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防止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當孩子的總體成績下降劇烈時,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信號,這表明孩子學習不在狀態,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早戀、網癮、癡迷武俠言情小說、打架斗毆等不良因素會使孩子分心,這時候家長要沉著冷靜,尊重孩子,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隱私來了解情況,讓孩子主動說出心理困惑,及時幫助孩子解決成長的苦惱。幫助孩子找到拐點,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提高孩子成績的整體實力的上升。
3、用平常心對待孩子分數
家長要擺正心態。要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孩子的分數。一個家庭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孩子的成績上是不正常的。家長要擺正期望的天平,勝敗乃兵家常事,有的家長孩子考得好時就把孩子捧上天,孩子考得差時就把孩子踩在腳下,前后截然不同的態度會讓孩子心理失衡。有的孩子成績差,家長張口閉口就罵,不是罵“笨蛋”,就是咒將來干最下賤的活,孩子在高壓力下學習,壓力太大是魔鬼,會使孩子喪失對學習、生活的興趣,嚴重損壞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績好壞跟孩子的未來無關,成績差照樣能成才。
中考調整心態
1、縮短心理適應期:無論是客觀環境還是中考考生在面臨的學習任務,高一階段較之初中階段有大幅度的變化。高中階段學生處于生理變化高峰、智力發展高峰,中考考生的智力發展、記憶力、判斷力和動作反應力及速度基本已達到人體的較高水平,中考考生的生理發育迅速變化,性發育接近成熟,身體的第二性征突出。
作為高中生,對人、對事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思想活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對人生的意義、升學等社會問題越來越感興趣,對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明顯增強,情感上更趨于理性,其獨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常持分析和批判態度,很反感家長把他們看成小孩子,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2、適應學習落差:中考考生在進入高一后要學會客觀對待學習上暫時落后,樹立信心。一些重點中學里高手如林,這就意味著每個中考考生又都回歸到同一起跑線上同場競技,很多在初中學校里名列前茅的佼佼者,可能會出現暫時的成績掉隊,對學習就沒勁了。
3、心態的調整:中考考生在進入高一后要盡快調整心態,與師生協調好人際交往。很多中考考生在高中受到老師重視、關注的情況與初中相比大幅度減少,這就要求中考考生和家長面對現實,重新審視自己,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適時做好心態調整。
4、制定計劃:高中時學生人生面臨一個重要轉型期,三年后要經歷中考的選拔性考試。因此,在高中階段,明確自己的階段目標,做好三年的發展規劃非常的必要和重要。尤其是,高一上學期階段要準確定位,制定符合實際的預期目標。
小編總結
中考過后,同學們的心情都是五味雜陳的。對于成績好的同學們根本不用擔心怎么面對父母這種事情。但對于中考成績不好的同學們,不敢面對父母害怕父母的指責,因為父母在同學們自己身上付出很多考的不好,難免會說你幾句。早晚都會知道的,同學們放平心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