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志愿的填報相當于學生和家長對中考的提前演練,填報的好,就可能進到自己理想的高中;填報失誤了,那就要和理想的高中失之交臂了。面對這樣一場重大的抉擇,趁早謀劃,做到心里有數(shù),才能獲取更多制勝的籌碼。下面為大家?guī)碇锌贾驹柑顖蟮募记尚畔ⅰ?/p>
中考志愿策略
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都很 重要不同批次之間的志愿不受影響
按照今年的招生政策,對各類招生,學校仍實行 在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上按志愿優(yōu)先的投檔方式。因此,考生在每批志愿中,填好第一志愿尤其 重要。因為在投檔中,熱門學校一般在第一 志愿的投檔已完成了招生計劃,可能再招收第二及以后志愿的考生。若考生在某批次的第一志愿選擇的學校偏離本人實際 ,而.后續(xù)志愿也報得不合理,則在該批落選的可能性很大。
而按照志愿優(yōu)先的原則,只要學生把該校作為第一志愿 ,在成績達到該校錄取分數(shù)線的情況下,該生就一定會被該校錄取。而對于該生填報的第二志愿,則只有在學校第一志愿未被錄滿的情況下 ,才有機會被錄取,這種情況存在很大的風險性。
但是,不同錄取批次之間的志愿是不受影響的。比如,一位學生在提前批和第一批都填報了志愿 ,假如他在提前批中未被錄取,那么在提前批的學校全部錄取完之后,他的檔案將進入第一批學校的錄取范圍,重新按照成績高低和志愿優(yōu)先的原則進行錄取。假如他仍未被錄取,那么他的檔案將進入第二批學校的錄取范圍,同樣按照成績高低和志愿優(yōu)先的原則進行錄取。后面批次學校的錄取也是采取這樣的方式。
綜合看待初三成績和年級排名了解往屆情況給自己合理定位
學生對自己、家長對孩子的合理定位是填報志愿的關鍵,而合理的定位應該建立在對學生初三學業(yè)水平的綜合評價上,而不能僅以某次大考作為衡量標準。因為除了-一些一直發(fā)揮平穩(wěn)的學生外,還有些學生發(fā)揮時好時壞,有些學生則在某一大考中發(fā)揮超常或者失常。
一般來說,學生可以參照初三的幾次綜合考試的表現(xiàn)來判斷自己的水平,比如兩次期中考試、.上學期的期末區(qū)統(tǒng)考、最近的一-次學校或全區(qū)的模考, 另外還有平時各科考試的平均成績。通過這些考試,基本上就能知道學生在年級的排名,從而就有一個大致的定位。
如果還是不太清楚,學生和家長可以向班主任或有經(jīng)驗的老師咨詢,一來他們非常清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fā)揮狀態(tài),二來他們也了解往屆學生中考的分數(shù)和錄取情況。從他們那里,學生能夠 了解自己這個水平,按照往年的情況可以去到哪些學校。老師還能把握每一屆學生的整體水 平高低,從而綜合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全面了解學校情況和特點選擇最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學校
學校是否錄取學生,主要看學生的分數(shù)是否達到了錄取分數(shù)線,但是家長和學生在選擇學校時,則不能僅僅看學生的成績水平能否達到學校的錄取分數(shù)線,而必須多問自己幾遍一一-” 這個學校適合孩子(我)的發(fā)展嗎?孩子(我)能夠愉快地學習和成長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家長和學生必須綜合考慮學校的各種條件和因素,包括辦學理念、辦學風格、文化氛圍、管理模式、師資水平、環(huán)境、地理位置等。比如,如果孩子要報讀比較遠的學校,就應該考慮交通是否方便,每天長途奔波是否劃算;自己是否準備好接受住宿等。如果孩子學習上需要較多督促,自覺性不強,那就不太適合報讀一些對學生自 主性要求較高的學校。
家長心態(tài)一定要端正
①對孩子負責,對于一些目標學校盡可能的實地考察,可與校方人員交流,避免道聽途說;
②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結(jié)合孩子意愿跟實際情況,做出最佳抉擇;
③避免從眾和盲從追高,歷年來不少家長盲從追高導致不少志愿落空的情況并不少見
④多鼓勵多關愛孩子,考前幾個月通過自己的用功努力出現(xiàn)奇跡的事例也不是沒有。
小編總結(jié)
同學們一定要堅持正面了解,切忌偏聽偏信招生簡章的前言部分和中招特刊的相關內(nèi)容已將志愿填報的有關要求全部明確,另外每個地區(qū)教育局招生管理部門的有關解答也是最權(quán)威準確的,同學們一定要以此作為中考政策依據(jù)的唯一來源,與此不一致的其他信息都不是真實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