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是人生的個十字路口,沒有了父母的溺愛,沒有父母資助衣食,沒有了老師同學們的陪伴,我們該如何抉擇。小編認為認為大家走哪條路,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學習狀態、興趣、目標、家庭條件和規劃。無論最終走了哪條路只要能夠保持努力的態度,一定要相信只要是金子到哪里都可以發光的道理,下面帶來中考后的出路。
中考后的出路
出路1:直升高中
幾乎所有同學都想上名校。成績很理想,可以上高中名校的當然更好,但其實更多的同學面臨這樣的難題:自己的分數,只能上個很普通的高中,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去了之后,是否一定可以在三年后進入理想大學呢?據悉,現在"211"及"985"高校在全國平均錄取率為10%左右。教學是一個變動的過程,成績會受各種因素影響,比如學校高中升學率,所以讀完高中是不是就能在三年后的高考披荊斬棘,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仍是一個未知數!
出路2:繼續復讀
國家不鼓勵復讀,專家也認為一般最好不要復讀,而且并不是所有中考成績不理想都要選擇復讀,具體情況具體來看,對于平時成績一向較好,但中考發生意外的學生可以考慮復讀。但要注意一點,如果初中知識實在欠缺的太厲害、缺乏意志力的學生其實也是不適合復讀的,否則白白浪費一年時間,還是得去中職院校。
出路3:選擇中職(職業高中、中專、技校)、民辦傳統高中
成績不太理想,也不想復讀,可以這樣選擇。
職業高中、中專、技校這三種學校的共同點是都屬于職業教育,畢業后都是中專學歷,繼續深造的話,都能參加高職院校或大專院校的特殊高考。整體來說,想通過這三類學校獲得個什么文憑,那就繞遠了,估計多花3年左右才可能獲得本科學歷,而如果只獲得一個大專文憑,其實沒有太大實際意義。
民辦類高中相對于公辦高中,普遍分數要求會比較低,對于分數不理想,但是又希望以后進入大學的考生來說,是一種比較合適的選擇,但進入民辦學校后,家長切勿認為可以高枕無憂,特別是中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未來3年必須加倍努力,才有可能考上大學。
出路4:國際學校新選擇
國內的大學教育不再是孩子中考畢業后的唯一出路,在接受國際高中教育之后出國留學不失為一個好的發展渠道。國際學校的入學標準和國內以分數為唯一標準不一樣,所以國際學校的高中入學要求,不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幾分之差為入學標準的,所以國際學校的高中可以說是所有中考生都值得考慮的一個好選擇。
國際教育以其相對于國內傳統中學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和傳統的應試教育有著明顯的區別。可以說,國際學校為墨守成規,競爭激烈的中國國內傳統教育體系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更有助于培養全面成熟的年輕人。國際學校的高中教育以出國留學為學業目標,注重學生個性培養,采用中英和純英文的國際教學環境,不唯分數論,互動開放的課堂和教學方式都對學生的未來的長遠發展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中考后心態調整
一、理智分析情境,正確對待外界的壓力
每個人在考試后,尤其是一些大的考試后,許多同學會面對外界多方面的壓力,這些壓力主要來源于父母、老師、同學、親戚朋友等等,當你沒有達到期望值 時,你可以先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刻苦努力了,是否盡自己的全力了,如果已竭盡全力但仍無達到父母的要求,就不必再過多地責備自己,你不妨可這樣思考:只要 我盡力了,我的心里就是坦然的。
二、理智分析試卷,正確對待考試成績
無論考的成績如何,都要對各門試卷進行認真的分析與思考。對答的好的題目,應寫出自己是如何理解運用所學知識的;答錯了,要找出原因,錯在那里,為什 么錯?以有利于今后改正。任何一次考試成績都不是人生最后一次考試成績,我們的每一次成績都是為了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分析、總結平時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
在考試后想痛痛快快地玩一場,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考試后輕松一下,放松放松,發泄一下壓抑的情緒也是應該的,但考試后在一段時間里將學習拋到九霄 云外,對考試也不做任何分析也未免有些“瀟灑”過頭了。考試后可結合試卷,對自己平時的復習目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進行分析。
小編總結
每年參加中考的學生群體中都有落榜的學生,可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有所變化的,學生要有自己對未來的想法。在落榜的情況下不一定要選擇復讀學校,因為復讀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年齡對你的影響也會更大,學生能夠考上高中還算好,如果考不上就相當于浪費了一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