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沒有到來的中考考試之前,考生們要多練練題,多多復習,即將參加中考的同學們還需要提前填報中考志愿。填報志愿可不單單只是一件小事情,里面可是有很多填報細則的,也有很多不同的志愿可以填寫,小編整理的中考怎么填才能上好的學校和中考填報志愿的誤區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中考怎么填志愿才可以上到好的學校
第一步:硬性指標篩出目標校
選擇一所好高中,可以通過一些硬性數據來參考,也是篩選目標校的第一步。首先,要看這所高中的高考成績,可以通過每年進入清華、北大的人數,或成績在650分以上的考生人數進行初步評定。其次,可以通過高考一本上線率,這里需要的注意的是,要看比例,而不是看人數,通常這些數據只能做參考,因為很多學校,在統計這些數據時只包含統招人數。最后,可以通過這所學校自主招生名額以及競賽成績來衡量。
第二步:明確方向找出好出路
選擇高中時要明確孩子今后的的發展方向。孩子上高中目的主要可以歸結為三種:其一:參加高考,考取理想大學。其二:通過自主招生渠道進入理想大學,其三:出國留學。在明確這三點后,在選擇高中時,可以對目標校進行第二輪篩選。這里著重講下自主招生,通常自主招生都是在競賽方面有強項的學生,所以學生可以選擇競賽高端學生比較多的學校,例如人大附和十一學校就是這類學生的首選。
第三步:適合孩子才是最好的
家長要充分認識孩子,例如孩子的自律強還是弱?偏向文科還是理科?孩子是否具備抗壓能力,這些在填報志愿時也非常關鍵的。每個學校的校風不同,學習氛圍會有天壤之別,孩子學習主動能力較差,應適當選擇管理嚴格的學校,例如清華附中及首師大附中。清華附中,高二還會有一次分班考試,學生競爭意識較強。如果孩子自律性強,家長希望孩子綜合發展,可以首選四中和北大附中,這兩所學校偏重素質教育,課余文化豐富多彩,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時家長也要考慮孩子的抗壓能力,有的孩子心理素質較差,遇到挫折就會一蹶不振,這樣的孩子就要慎重考慮人大附中。長期受挫,孩子會逐漸滋生自卑心理,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中考填報志愿七大誤區
以去年分數線簡單加減推算今年的分數線
因每年的考題難度不同、各分數段人數不同,故以去年分數線簡單的加減便得到各校分數線,便據此報考,會出現較大的錄取不確定性。
建議多研究往年成績和分數檔排名,多去學校咨詢。因學校所給預估線也會根據咨詢情況浮動,所以目標校的預估分數線要多問幾次。
考什么分上什么學校
如果你的中考分數較高,另又有學校的簽約重點班的情況,還是不要盲目追逐所謂的更好學校。其實在檔次差別不太大的學校之間,重點班或稱特長班的高考情況一般會比稍好一些學校的普通班要好些,這樣,如果能進入重點班,則將來高考成功的概率也會大些。
以所謂的中學排名報考
根本就不存在學校之間的排名,在相近檔次學校間,只是各有各的強項。那么就應分析自己,是否能與所報考學校的強項“合拍”,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路途遠近不重要
高中是3年的學習時間,一定要考慮路途,如果路途很遠,路上耗費的時間很長,把3年高中每天浪費路上的時間加起來,能多學很多東西。
咨詢學校說能被錄取,就只填這所學校
在錄取之前,誰也不能準確知道各校的分數線,這時的承諾其實都無用,如果萬一未能錄取便會造成死檔,最后就沒有辦法了。所以一定要適當多填幾所比較想去的學校,決不能非某所學校不上,要理性地看待各校的優劣。
僅憑學校的高考成績報考
學校的高考成績固然重要,但并不唯一,還要看這所學校的底蘊及社會的人脈關系,即:在3年的高中學習中,你的同學是誰、你的校友是誰、學校都教會了你哪些東西、學校在社會的影響力等等,這對你進入大學乃至走上社會等會有很大的幫助。即使看高考成績,也不能單純看一年的情況,也要綜合地分析幾年的數據,一年的好壞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另還要綜合分析高考成績的具體數據,如:同是一本上線率,520分也是一本上線、580分也是一本上線,又同是600分以上,600分出頭也是600以上,630分也是600分以上,上述情況,高考時報考大學完全不一樣。
互相攀比,好友“團報”學校
這個現象是造成填報志愿混亂最大的原因之一。當每年填報志愿時節來臨時,一些平時關系不錯的學生就會聚在一起聊聊自己將會填報哪些學校,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有些學生因為平時關系比較好,不舍得畢業后各自分開、前往不同高中學校就讀,就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商量著報考相同的學校;也有些男生甚至會因為某些高中學校的體育設施比較好、周邊飲食較好,就決定“團報”該校,等等。
小編總結
現在人們天天都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生活,同學們也一樣,他們也在爭搶重點高中的一個名額,實驗班級的一個名額,當然最重要的是中考生面臨升學的壓力中努力提高成績。在中考當中,所以中考志愿的填報非常重要,同學們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再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