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同學們初中是三年的時間,尤其到初三時由于各校準備中考,這個時候尤為重要。同學們就要比別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多對自己不會的題型多練習,多做錯題,因為書上的知識靈活性都很強的,最主要是看同學們能不能把三年學到知識與能力有機的結合起來。下面帶來中考難在那個地方。
中考技巧
1、拿到試卷,要通讀一遍,盡可能做到心中有數。一般規定,考試在發卷后五分鐘之內不能答題,考生應先檢查名稱、頁碼順序有無錯誤,每一頁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時一定要聽清監考老師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錯誤之處。接著再瀏覽一遍,了解試題結構、題型、分量,當讀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試題時,應暗示自己,這里可以得分,樹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試題上。若通讀全卷后尚未到答題時間,則應認真完成大題的審題,最好將試題多讀幾遍。
2、開始答題后,要全神貫注,千萬不要東張西望,東想西想,對于大題量不要害怕,從容應對,合理分配時間和答題順序,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順利完成。
3、一般考生為了趕快做完試卷題目,于是就分秒必爭,做完一題之后,馬上做下一題。雖然時間對結果影響很大,但是這種做法不妥當。因為回答一個問題的思考模式并不一定適合其他的問題,必須讓頭腦冷靜下來。為了以新的思考模式去回答下一題,就必須暫停5至10秒鐘,在心中暗示自己“又順利解決一題”,同時認真地讀下一道題,使頭腦改變思路,這種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浪費時間的做法,實際上卻是在節省時間。
4、絕對答不出的問題,就干脆放棄,這叫“棄卒保帥”,絕對答不出的題,磨半天也是徒勞,放棄它,而在會做的題上確保高分,才是考試獲勝的戰術。那么如何決定是否放棄呢?有經驗的老師認為,決定放棄的時間是每道題所分配時間的三分之一。
假如,每題有10分鐘的解答時間,如果碰上該放棄的題目,大致做題約3~4分鐘,仍然覺得無從下手即可決定放棄。如果思考到分配的時間全部用完才放棄,則整個時間都浪費了。考試時,放棄問題后所剩的三分之二時間,可用來做其他的題目,以把放棄的分數彌補回來。
中考前心態調整
第一:充分復習。過分焦慮主要因為復習準備不充分,所以考前一定要全面、充分地進行功課復習。要認清自己的學習風格,不要盲目與他人比較,找出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
第二,心理暗示。考試前夕要不斷地對自己進行肯定性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
第三,適當休息。適當休息可使心理壓力大大降低,壓力較大時,不要悶在心里,找你信任的人傾訴苦惱。
第四,保證睡眠。每天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晚上不要超過10點鐘才睡覺。如果一時無法入睡,可躺在床上先不要閉眼,什么都不要去想,等情緒放松后,才自然地閉上眼睛。
無論中考還是高考,出題總體原則是一樣的,考題難易比例大約都是3:5:2,如果學習比較扎實,中上等學生120分大概每科有一百分是穩穩得到的。最后二十多分就是考察學生知識掌握和運用的靈活程度的,尖子生基本仍然能夠得到,所以對已成績一般的同學們,要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