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中考填報志愿時候應當把自己喜歡的學校放在前面,精心排好志愿順序,做到每一批每一個志愿都有用,以增加錄取機會。不管中考填報在之前還是之后,其實我覺得那個沒多大用,到時候成績出來了,考得好話同學學校你隨便挑啦。考的不好的自然就會考慮更多了。下面為大家帶來中考填寫志愿選擇學校要注意的相關信息。
中考填志愿選擇學校時參考標準
1、高中升學率:參考各學校的升學率是擇校最常用的方法,因為升學率高的學校,通常意味著這所學校的辦學水平高、師資力量強、學風好、學生素質高、學生上重點大學的幾率更高。所以,在平時要多關注各學校歷年的高考成績,學校的重本率,本科率。還有重點班的學生都上了什么大學等等。
2、加工能力:單純以高考成績決定一所學校的教學能力肯定是片面的,還需要看學校的入口成績與出口成績的對比。
如果入口高(中考成績優異),3年后出口高(高考成績優異),那不算本事,從某種意義上,應該是理所當然的。換句話說,把“入口”本來就高的學生,培養成“出口”尖子生,這不算本事;把“入口”相對不高的學生,培養成“出口”尖子生,那才算本事,這也是家長們最需要看到的。
3、近幾年中考錄取分數線:每個學校的招生計劃和錄取批次是不完全相同的,錄取分數線更不相同。所以家長在擇校時要看清楚目標校的招生計劃是多少?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在哪幾個批次錄取!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校!
中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中考志愿填報建議不要與他人攀比
別拿自己孩子的成績作為家長的面子,更不能看(聽)到其他(尤其是熟人)的孩子報了某個志愿,自己也要報這個志愿,否則說不出口,這樣會將毀了孩子的前程。不要貪高貪名校
2、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一味地聽信專家
即使專家提供的意見也只能是參考意見,最后的主意還是你和孩子自己拿,別人不能替代你作為家長的職責。將自己孩子的成績與學校的排名相對應起來,填報一個志愿,與專家探討商榷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3、中考錄取與高考錄取有本質的區別
中考與高考,錄取辦法有本質的不同,高考是由大學決定考生是否錄取,中考是由計算機按照程序進行錄取。考大學時,確實會出現第一志愿學校沒考上,第二志愿學校夠分也不被錄取,甚至第三志愿學校也不錄取的情況。中考就根本不同了,第一志愿如果沒考上,計算機會看第二志愿夠不夠,第二志愿再沒考上,計算機會看第三志愿夠不夠……直到被錄取為止,只要分數夠,相應的志愿學校就一定會錄取。因此,中考填報志愿時,有潛力的考生前一二個志愿可選擇較理想的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稍高于考生平時成績的學校。這樣,可避免考試時超水平發揮,成績較高,志愿卻并不理想而帶來的遺憾。但隨后的志愿必須實事求是地降下來。
中考不僅僅是分數的智力賽道,更是志愿填報的關鍵賽道。一般來講,中考都是先填報志愿,后公布成績的。如果有什么變化,還要注意學校的通知。中考填志愿通常情況下不能填外地,因為中考都是原籍考試或者是回到原籍考試,有各自的招生范圍和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