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要注意,考試時間不夠,千萬不要急躁,應讓自己保持穩定的情緒,免得亂了方寸,頻出差錯,影響答卷的速度。但也不要以為大局已定,不再主動爭取時間答卷,而應更加合理地使用剩余時間。卷面上的書寫除了要整齊、干凈、清晰,排列要規整。下面為大家帶來中考應對的策略以及相應的自考注意實現,希望對大家與幫助。
中考復習策略
1、中考總復習基本策略:
①語言積累與運用分專題復習。
②文言文分冊復習或分單元復習,重點突出初中二三年級(或八九年級)內容。
③閱讀先分能力點復習,再按文體進行綜合復習,即先單項突破再綜合訓練。
④作文復習要分階段安排,分題型訓練,分專題提升。
⑤閱讀、寫作是重點,復習中要讀寫并重,不可偏廢哪一方。
2、中考閱讀復習的基本策略:
要做到井然有序地目標清晰地進行復習。閱讀能力方面,要突出“八大基本能力”的訓練。
①基礎辨識能力:文體閱讀的基本識別能力,如辨識各種文體、各種表達方式;如辨識新聞的要素,記敘的要素,敘述的順序,說明的各種方式,論證的各種方法;又如辨識小說的要素,辨識小說、散文中的各種描寫等等。
②基本分析能力:即分析文章的層次、結構、思路的能力,對文章、文段的結構層次進行分析、劃分的能力。
③整體把握能力:即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文章主體部分的大意,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寓意,能找出表達全文主要內容的中心句,感受文章的情感傾向,概括文章所表現的對象的主要特點,以及對文段內容的整體把握等等。
④概括提煉能力(含擷取信息能力):即對文章、文段進行整體概括,對文章的要點進行概括,對文章的層意、段意進行概括,對文章的寫法進行概括的能力。
⑤闡釋解說能力:如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說明,進行解說,進行解釋,進行下定義、劃表格,作圖形的活動等等。細節化的內容如,對文章的含義、對文段的含義、對文句的含義進行說明,對答題和理由進行說明等等。
⑥語言品味能力:即詞語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文段品讀能力,也就是品味詞義,揣摩句義,品析重要句段。含在具體的語境中品析詞義、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句義、品味詞與句的表達作用、說明詞、句、段的表達作用等等。
⑦手法欣賞能力:即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含對文章的各種表達手法與寫作技巧的辨識、理解、分析、欣賞。如語言賞析、手法理解、自由賞析,體味文章內涵,欣賞文章美點,欣賞文章的表現手法、表達技巧等等。
⑧感受評價能力:如表達閱讀感受,評價文章的情感傾向;如評價文中的人物;如展開聯想或表述感想;如探究文章難點,如提出看法與建議,如對閱讀材料中的鏈接材料進行評說,如就文中內容進行想象……等等。
如果精心地組織了以上八個方面的復習,文章綜合閱讀對考生而言將會大大降低難度。
3、中考作文復習的基本策略:
①要提煉出所有中考題所考查的重點范圍,如讀書,青春,時間,友情,生活,自然,品德,愛心,人生,情趣,科學,見解等等。這些重點范圍就是與考生生活密切有關的范圍,切中了這些內容,就讓考生有了充分的考對準備。
②要扎實地進行一般記敘文寫作訓練,這是基礎;要認真地進行話題作文訓練,這是重點;要仔細地進行選題作文訓練,這是新題型。
4、中考作文總復習內容可這樣安排:
①在總復習階段,扎扎實實地進行4—6篇大作文的寫作訓練,其中2—3篇為話題作文,其余可為半命題作文,命題作文,選題作文(這里面可以有多種題型)。這4—6篇作文的訓練目的是:強調作文題型的覆蓋面,強調取材內容的覆蓋面,強調構思方法的覆蓋面。
②在總復習階段,扎扎實實地進行15個左右作文題的“構思訓練”,其中40%的文題為話題作文或不限文體作文。這15個左右的文題同樣也要講究覆蓋面,要覆蓋中考作文中幾乎所有見過的題型,要覆蓋個人成長類、親情友情類、社會生活類、吟詠暢想類四大方面的取材內容。每個題目都要指導學生擬定較為詳細的寫作提綱。注意擬題要有針對性,要做到每位同學都能寫。
③中考之前的兩三周,可進行材料、構思、語言隨題目變化而變化的訓練,進行讓學生用現有的材料去適應可能出現的中考作文題的訓練。
中考前應注意
第一,注意自己的飲食,考前1天應該遵循自己平時的飲食習慣,可以多加幾個菜,適當增加肉蛋類食品,但不要為了補充能量而暴飲暴食,以免消化不良,直接影響第二天的考試;
第二,不要參加劇烈的運動,以免體能消耗過大或發生其他的意外,從而影響第二天的考試。也不要長時間地玩棋牌、上網打游戲,以免過度興奮。適當的放松和休息應該是最后一天的主旋律;
第三,熟悉考場,應該仔細考察通往考場所在地的交通線路,選擇路程最短、干擾最少、平時最熟悉的路線。對考場所在學校、樓層、教室、廁所以及你的座位位置都要親自查看,做到心中有數,以防止不測事件的發生;
在中考前,除了學習上的準備以外,考前心理調節也是很重要的。家長和老師們在平日里也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考前更應該告訴孩子放松心態,輕松考試。小伙伴們如果感到壓力過大沒有辦法排解的話,一定不要自己默默承受,這樣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百害而無一利,可以對老師和家人傾訴,讓他們幫忙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