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對同學們來說,是平時學習的一次重要檢閱,又是為高一級學校選拔人才提供必要的依據,也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重大選擇。事實好像確實如此,中考僅僅是中考,我們以后還要面對高考,考研,面試等等比中考更重要的考試,長大后人生處處是考場,中考,僅僅只是開端!
中考怎么學不難
1. 穩定心態,自信迎考
距離中考的時間越來越近,我們緊張、焦慮是正常的。正是因為我們重視,所以我們才會緊張,才希望把這件事做好。但是想要做好這件事,緊張是沒用的。我們要穩定心態,自信迎考。如果真的很緊張,可以跑跑步,去操場上轉一轉,放松一下心情。心情放松了,學習起來也就輕松了。
2. 回歸教材,打牢基礎
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個成績一般的初三學生做中考真題試卷,在開卷考試的情況下,該學生可做對80%左右的試題。這說明中考試卷有80%左右的試題考察的是基礎知識,在教材上有明確的顯示。這就提醒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回歸教材,打牢基礎。把基礎打牢了,中考的大半壁江山就穩了。
3. 提高做題的速度跟準確度
我們都清楚,任何一科考試都有固定的時間。我們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把題目做完。但是很多學生在中考的時間,抱怨時間不夠,還有很多題目沒有做完。同樣的時間為何別人能做完,而自己還剩很多題沒做,其實不是時間不夠用,很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做題太慢。所以,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們要提高做題的速度跟準確度。
4. 利用好番茄學習法
在學習當中,有一種非常好用的學習方法叫“番茄學習法”。這種學習方法的大概意思就是我們的學習時間是由若干個番茄時間組成的。一個番茄時間是25分鐘的學習時間加5分鐘的休息時間,4個番茄時間也就是兩小時以后,有一個長的休息時間。這種學習方法在復習當中是非常好用的,它可以保證我們在學習時間內處于高效狀態。
5. 研究中考真題,總結歸納技巧
在初三我們會做很多題,在這些題當中,中考真題是含金量最高的題。中考真題凝聚了出題老師的出題思路、答題技巧等。通過分析中考真題,我們可以把握中考常考點以及必考點,還可以掌握中考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所以,對于中考真題我們要做好幾遍,仔細研究每種類型題目跟參考答案。這樣中考的時候就能輕車熟路了。
中考心理調整
自信放松——避免夸大問題
心情故事:臨近中考,我感覺身體狀況很糟糕,時常胸悶、頭疼、失眠,尤其是遇到考試就更難受。吃各種營養品也沒用,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各項生理指標都屬正常,可我就是感覺身體不適,常常失眠,怎么辦?
分析:有些同學每逢考試,就覺得自己肚子痛、頭痛等身體不適,這絕大部分是心因性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緊張引起的。如果特別留意這種不適感并與考 試建立起聯系,則以后一到考試就會不自主地留意或感覺那個部位,那么不適感就被暗示出來了。因此,正確的做法是:不留意,不強化,淡化它。
失眠往往是由于壓力太大以及對失眠后果的過于擔心造成,只有不怕失眠才能不失眠。實際上,完全沒有睡著覺的情形是很少存在的,因此失眠一般并不 影響考生在考試中智能的正常釋放。失眠的真正危害正是在于失眠者過度夸大了失眠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因而在考前和考試中不斷給自己以消極的心理暗示。所以解 除思想包袱是解除考前失眠問題的根本法寶。
建議:我們關注身心的良好狀況,正確認識和對待失眠、例假等生理現象和身體的不適,不要主觀夸大問題的嚴重性,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開始學習 前,用一分鐘時間想象最自豪、最愉快的畫面,并在心中默念三遍“我一定能高效復習”,然后充滿信心、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另外,勞逸結合、一張一弛很重 要。雖然主觀上想抓緊時間學習,但大腦在疲勞狀態下會罷工的。
合理宣泄———給心靈卸載
心情故事:越臨近中考感覺壓力越大。生活中一點小事就能引起情緒的波動,看什么都不順眼,常常發脾氣,發完脾氣心里又后悔。這種煩躁不安,讓我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壓力感和浮躁感呢?
分析:初三階段的長期高負荷學習,使得身心疲憊,很容易出現心理飽和狀態,一個小小的刺激可能會引起大的情緒波動。讓彈起的皮球安定下來的方法 就是置之不理,如果拍打它只能使其跳起更高。煩躁的情緒就像彈起的皮球,對待消極的情緒,既來之則安之,對目前狀態接受了,心情就平和了。
建議:高速行駛的汽車在遇到障礙物、不平路段、車流擁擠時會減速,我們的學習同樣需要“緩行”。在遇到心理飽和狀態出現厭學情緒時,不妨先放下手中作業,活動一下,散散步、聊聊天,分散一下緊張情緒,可以減少飽和效應帶來的精神壓力。一位高考狀元說“有5個小時,我會用4小時學習1小時運動,而這4小時所學知識要比我用5小時學的多,因為4小時的全心投入大于5小時焦躁情緒下的學習效果”。
其次就是希望各位初三的同學們一定要多加注意考試的科目,只有這樣才能夠打好基礎。在這種最關鍵的時刻學習必須要主動起來,在復習的過程中也要非常認真的對待才可以,千萬不能偷懶,畢竟不是給別人學的。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考上心儀的高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