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考的重要程度沒有高考的高,但學生同樣需要認真對待中考的考試,畢竟現階段的中考復讀政策已經沒有,學生想要考取好的大學,高中的選擇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學生可以提前了解清楚自己的選擇方向,不同的學校報考的方向可能也是不同的。那么,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下中考志愿的填報流程。
中考志愿如何填報
1、了解學校和專業是選報的基礎
高中階段招生的學校有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和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普通高中從辦學層次來分,有現代化寄宿制高中、市重點中學、區重點中學;從辦學體制來分,又分為公辦高中、公立轉制高中和民辦高中。綜合高中是近幾年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在普通教育中適當地滲透職業技術教育。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含中專、職校、技校)主要是培養從事生產、服務、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
2、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學校的序
其實中考志愿相對于高考比較容易填報,考生只要正確判斷自己的學習狀況,理清自己想要填報志愿學校的順序即可。簡單地說就是要“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學校的序”。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長要注意查看《招生簡章》、《招生報考指南》、《中考特刊》等相關材料,并認真聽取畢業學校召開的報考輔導會,從正規渠道了解報考信息。
另外,一般情況下,公辦高中的擇校、民辦學校的收費都比公辦收費高,選擇這些志愿的考生,須了解清楚有關學校的收費標準,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慎重考慮志愿的順序。
3、排好志愿順序增加錄取機會
由于中招錄取的原則是從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進行錄取。因此,第一志愿可報與自己平時的水平相對或稍高一點的學校,下一個志愿要比平時水平報得稍低一點形成一個由高到低的“梯度”。這樣,考生在考試中一旦超常發揮或出現失常時,不至于因未報自認為不可能去的學校而遺憾。考生應當把自己喜歡的學校放在前面,精心排好志愿順序,做到每一批每一個志愿都有用,以增加錄取機會。
4、根據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填報
要根據考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填報志愿。能考上普通高中考上大學當然最好,但還要看考生的具體情況。如果平時成績一般,學習感覺十分吃力,家長還是要強迫他盡力上普高考大學,結果適得其反。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找工作不易,這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中考志愿填報存在的問題
1、規則不清。比如第一志愿填報原則。以官方中考中招政策 《北京教育考試院關于做好2013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為準,任何學校在不符合該通知規定的一志愿填報原則外,要求填報該校為一志愿是不合理的。它的目標只有兩個:為自己著想籠絡生源,為生源著想加大錄取幾率(當然,這一點很重要)。
2、期末和一摸權重:一般來說,期末的時候不是所有課程全部結課,而一摸進入了全面復習,一摸成績更能全面反應孩子的水平,相應的權重較大。加上中考八個志愿大平行,參照一摸成績(含照顧加分、體育成績影響)來填報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孩子期末水平和一摸水平差距較大,比如校排名、區排名的差別十分明顯,那就要適當參照期末成績,看孩子的穩定性和波動性、發展趨勢,綜合平時排名來確定孩子的實力、中考可能出現的區間,合理定位和報考。
3、失誤問題:很多家長說孩子這次一摸失誤了,但很少見有人說超常發揮了。失誤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知識漏洞(比如說有結構性缺陷,考到這個知識點了就不會)、水平能力、考場心態(比如說大考就緊張,一摸涉及簽約,有心理壓力)、不良習慣(粗心大意、輕視小題、省略過程、卷面粗糙等)、考場策略(不會合理安排時間、不能合理取舍等)等等這些是必然因素,如果孩子短期內難以改善,那就要預期中考也可能有這樣的失誤;突發事件、身體原因、極其偶然現象(比如涂卡串行)等是偶發因素,可以視為一過性失誤,孩子容易克服,可以預期中考時不會發生。
中考考試不像平時的考試,有問題還可以以后改正,中考考不好之后就沒有其他機會了,所以學生要有穩贏的信念。學習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機會,但同一個起點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吧的終點。當學生沒有夢想的時候,學習也變得枯燥無味,當學習有希望的時候,你學習起來也是更加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