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中考中能夠考好自然是最棒的,但如果沒有考好也不要就此否定自己。學習是一個需要綜合評價的事情,你要從沒考好的科目中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大部分學生是需要不斷成長的,學習也是成長的一部分。中考沒考上的學生還可以選擇其他類型學校進行學習。那么,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中考沒考上的具體解決辦法。
中考沒有考上怎么辦
1、致家長:接受孩子的平凡和落榜,重新調(diào)整心態(tài),千萬不要想著走捷徑!
中考和高考現(xiàn)在都是全國聯(lián)網(wǎng),沒有過教育局劃的普通高中提檔資格線,孩子的學籍怎么處理?再熟的關系能有孩子的青春珍貴嗎?如果學籍出問題,孩子怎么高考? ?
2、致老師:鑒證學生的成長,過程很重要!
不管是文化課老師還是培訓機構的老師,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學會做人比只會學習要更重要。一日為師,終生為師!傳授給孩子正確的三觀遠比赤裸裸的分數(shù)重要。不給任何一個差生貼標簽,積極和鼓勵引導孩子上進是為師者的基本道德。
3、致學生:失敗不可怕,學會接受失敗并站起來繼續(xù)奮斗才能對得起自己!
中考的失敗不代表一輩子的失敗,接受失敗并學會吸取教訓繼續(xù)前進才是正確的選擇,選擇給自己-次機會,中考雖然落榜但是選擇可以參加全國統(tǒng)一的普通高考學校,以后還可以改變?nèi)松霓D(zhuǎn)折點。
中考失利的五個原因
1、遺留問題太多。
初一遺留一點問題,后果不明顯,還能考個90分。到了初二,遺留問題會有一個小的質(zhì)變,因為遺留問題已經(jīng)有了一個長期的累積,所以初二再能考個90分那就難了。到了初三,遺留問題會有一個大的質(zhì)變,因為遺留問題有了三年的積累,學生這時候還會有厭學情結,考試考個90分已經(jīng)相當困難。遺留問題多,做起作業(yè)磕磕絆絆,思路也不順暢。考試比完成作業(yè)有難度,所以考試也不理想。反映到作業(yè)和考試上,就是作業(yè)完成差、考試不理想。
要想根治,固強補弱是一個辦法。輔導班也有效果,但是不如老師直接點撥好。學生自己也要敢于曬問題,把問題找準了,老師輔導、同學幫都是可以的。
2、聽課效果差。
會聽講的孩子,聽的是思路,瞄準的是問題,敲定的是重點、難點。所以說,會聽講的孩子,課堂上已經(jīng)從老師那里拿到了差不多95分,課后復習鞏固做作業(yè),又拿到了5分。在考前,已經(jīng)是100分的水平,考場上發(fā)揮正常一般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3、自主學習能力差。
看似在那里學習,其實是應付而己。家長雖然督促,然而給家長的印象只是虛假的表象,他是做給家長看的,其實在心里是另外一個狀態(tài)。
4、好學生不能考滿分、高分的原因。
這個問題很怪,也沒有具體的原因,每個人情況也不一樣。有發(fā)揮失常說,有重視不夠說,也有考試進入狀態(tài)差等等說法。其實,這都不是根本的原因。學習型孩子,一般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而對于研究、探討和琢磨型的孩子,一般還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學習類型、學習品質(zhì)、學習特性,決定了考試的結果。
5、考試準備差。
這是大部分學生都存在的問題。考試安排一般于考前半個月已經(jīng)下達,對于復習,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是充足的。有的學生,以平時的狀態(tài)應對考試,沒有完整計劃,對于復習輕描淡寫、蜻蜓點水,重點難點復習不到位,沒有知識拓展,對老師講的考點熟視無睹。形象點講,一切的一切都與考試不合拍,不合拍的結果就是考不好。打了無準備之仗,其結果可想而知。
學生的成績高低很多情況下是和勤奮程度掛鉤的,家長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聰明。學生不存在聰明不聰明的問題。學習成績好壞,是學習行為的一個直接反映。 同一個班,有的好,有的中上,有的中下,為什么?學習行為不一樣。總之,心態(tài)決定一半,狀態(tài)決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