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在即,不知即將踏入考場的同學們準備好了沒有呢,在考試當中,最終的考試結果如何,還是由基礎知識掌握能力以及答題能力決定的。應試技巧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各位考生還是要以基礎知識為本,提高做題的速度跟質量。同時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題技巧跟應試技巧,這樣,成績才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好上加好。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歷年中考重點吧。
中考生物復習必背知識點
1、生物的特征:應激性(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生長繁殖、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2、科學探究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重要步驟: (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 制定計劃;(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交流。
3、除病毒外的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有細胞結構但無成形細胞核的是細菌。
4、動植物細胞的比較: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等結構。
5、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由無機物(如水、無機鹽等)和有機物(如糖類、核酸、蛋白質)組成。
6、種子植物的分類:根據子葉數目分為(1)雙子葉植物:胚里具有兩片子葉的植物(葉脈網狀),營養都儲存在子葉中。如:蠶豆、大豆、花生。(2)單子葉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葉的植物(葉脈弧形),營養大部分儲存在胚乳中。如:水稻、小麥、高粱。
7、種子的結構: (1)種皮:保護作用。(2)胚(包含胚芽、胚軸、胚根、子葉)是新植物的幼體,將來能發育成一個植物體。(3)只有 單子葉植物有胚乳。子葉、胚乳中儲藏的營養物質是胚發育成幼苗時養料的來源。
8、種子和孢子的比較:種子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具有適應環境的結構特點,如果環境過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處于休眠狀態。孢子只是一個細胞,只有散落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才能萌發。
9、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主要存在于細胞核。
10、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性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為顯性基因,通常用大寫字母表示;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為隱性基因,通常用小寫字母表示。
中考生物的復習方法
回歸課本,梳理基礎知識
現在距離中考的時間非常近了,在中考復習中,生物課還是要回歸教材,回歸到基礎知識上來。一般老師在組織第一輪復習的過程中,都會有 意識地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構建知識網絡,之后隨著習題的增多和復習內容綜合性的加強,對于被動建構的知識網絡、每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等, 一些同學可能會重新模糊起來,這時再次梳理知識就非常必要。
要盡可能清晰地知道各塊內容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要求。這就需要大家按照《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體系,把散落在課本中的知識框架整理清楚,還應該把做過的或者老師曾經在學??歼^的試卷再認真瀏覽一遍,不管題目以前做對了還是做錯了都要看一下。這樣可以把主干知識通過試卷串聯起來,這是沖刺復習的方法之一。
看糾錯本
檢視自己曾經出現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題規范的疏漏、錯誤集中的點作為訓練重點,有目的地精選-些材料進行訓練 ,不讓同樣的錯誤在中考中重現。
加強記憶
對于生物學的學習來說,僅有對知識的理解是不夠的,大家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記憶。復習的最后階段,大家-定要注意記牢課本中的一些重 要結論,如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等,這些結論往往就是答題的落腳點。另外,通過記牢課本.上相關的圖解來理解課本中的主干知識,也同樣是一種很好的復 習方法。
選做前幾年的中考題
這一階段,大家應慎做模擬題,但應該選做一些近3年的中考題,以便進一步明確中考 題目的命題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檢測一下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在審題、解題的能力方面是否還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復習鞏固。模擬考對學生的復習效果是一次很好的檢查 ,它不僅評估考生的成績,更可以幫助考生檢查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所以一定要仔細分析考試中失分的原因。
一般來說,有的失分顯示出復習有遺漏,表現在考生對某知識的理解含糊不清;有的失分顯示出學習習慣不好,浮躁不踏實,表現在沒看清題意等所謂的粗心而做錯;有的失分顯尿出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不強,表現在答非所問或應用性問題失分;有的失分顯示出基本能力較弱,表現在簡答題出錯;有的失分顯示出解綜合題能力不強,表現在解題不完整或思路混亂或不正確等等。只有仔細地分析失分原因,才能相應地制訂本階段復習策略。
不同同學的個人情況是不一樣的,沒有任何一個學習方法適用于所有的同學,各位同學要學會總結思考,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但是無論簡單與否,最重要的是調整好心態,以最佳的狀態繼續考試。最后同學們就要抓住中考考試重點。對每一門學科的重要考點都有清晰的認識。最后祝各位考生拼盡全力贏中考,苦盡甘來齊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