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中學開展十大習慣培養之“三餐有質,定時定量”活動紀實
四川省大邑中學秉承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德育工作思想,在大邑縣教育局“1511”工程工作思路引領下,聚焦“素質教育+”理念,以“得法養習,自主自立”為校訓,緊緊圍繞“造就自主發展的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實施“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校德育觀。為了使大邑中學的德育工作向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邁進,研究規律,講究操作,注重實效,全方位多維度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習慣,鑄就大中英才”,大邑中學德育處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生活、行為習慣開展工作。
我校在本年度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不斷加強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按照思路和計劃,前階段重點落實“三餐有質,定時定量”的習慣培養。
充分準備、廣泛動員、推進工作
為把工作抓實抓細,我校德育處充分準備、廣泛動員、輿論先行:
德育處工作會,石杰副校長明確習慣培養工作計劃與思路、劉進軍主任布置工作,處內成員討論獻策,形成了比較完善方案。
班主任例會上,德育處對十大習慣培養之“三餐有質,定時定量”計劃,作進步闡釋,同時抓好德育工作線和班級自主管理線,推進習慣培養養成教育進教室。
校園內,德育處通過校園廣播、校廣場大屏幕播放飲食安全提示、宣告欄展板等形式營造生活習慣培養的良好環境。
細心實施、全員參與、落實工作
德育處結合本校的具體實際,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進行了明確分工:形成了一套以德育處為龍頭,團委予以協助,班主任為紐帶,任課教師密切配合、班級學生自主管理齊抓共管的格局為了夯實責任,學校建立了對班主任以及值班教師的考核和獎罰制度。
德育處充分利用各種集合,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不斷向學生滲透良好的行為習慣思想。引導教育學生早餐、午餐、晚餐要有常規,要定時定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杜絕偏食挑食,杜絕暴飲暴食,杜絕隨時飲食,杜絕多吃零食。對于上述學生的行為習慣,德育處協同團委進行檢查、登記,并納入班級量化考核之中。
學校要求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三餐有質,定時定量”的生活習慣強規范、嚴要求。學生干部帶頭自律,讓“從他律到自律”!
為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德育處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對學生進行廣泛的宣傳和教育。通過食品安全知識普及,做到“三餐有質”,拒絕零食和垃圾食品!
為了配合學校開展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德育處、校團委在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活動。培養學生科學飲水習慣,提倡“人人一個飲水杯,每天喝足五大杯。
通過德育處、班主任教育引導學生早起進餐,午餐和晚餐由班主任組織管理學生在固定地點共同就餐。真正落實“三餐準時準點”!
德育處每周利用時間分別對各班有問題的學生進行教育,幫助他們端正思想,提高認識,改掉缺點和不足。杜絕圍墻買飯,隨時吃零食的壞習慣。
致力實效、將工作常態化
開學一學月以來,學校狠抓飲食習慣,在縣教育局“1511工作思路”引領下和德育處常態化的工作氛圍中,學生由他律漸漸自律,做到“三餐有質,準時準點”,圍墻買飯、吃零食現象大為改觀,養成教育看見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