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校的招生計劃是考生填報志愿時的一個重要依據,招生計劃包括學校招生對象、學制、招生人數、招生范圍等內容。是中考生以及家長們了解學校招生情況的重要資料。有些學校的招生名額是有限的,所以大家在報考學校的時候要認真仔細的閱讀學校的招生計劃,以免錯過報考。
古藺縣藺陽中學招生計劃
計劃招生:468人
古藺縣藺陽中學校辦學歷史
1972年2月,縣委宣布古藺鎮城關三小于秋期招收初中班同年5月,城關三小招收初中一年級10個班,550人,學制二年;同年9月,縣政府宣布城關三小命名為“古藺縣城關中學”。1973年12月,四川省宜賓市地區革命委員會同意成立古藺縣第五初級中學校。[3] 1974年2月,學校更名為“古藺縣第五中學”,簡稱“五中”;同年8月,學校招收第一屆高中(高一)2個班,學制二年。學校辦起了玻璃廠、 硫酸鋁廠、白沙坡茶場、農場,學生到農機廠、菌肥廠等基地學工、學農。學校還購手扶拖拉機一臺。學生“以學為主,兼學別樣” ;同年9月,學校成立革委會。[3]
高家山麓1977年11月,學校準備遷址,選定新校址為高家山(現校址)。1978年9月,新校址高家山一樓一底教學樓一幢(16間教室),平房磚木結構教室兩棟(8間教室),教師宿舍一幢(四套間)竣工,初中部由城關中學全部搬遷到新學校,高中畢業年級遷搬到新學校。同年秋季學期起,藺中、五中不再實行劃片招生,而是實行考試分數招生,由藺中劃線后再由五中劃線。1979年,學校從新招的79屆初中生起改制為三年制初中。1980年6月,修建磚木結構教師宿舍一幢、廚房及食堂一幢。1981年9月,全校師生全部遷搬到新校址(高家山)。1982年,從新招的82屆高中生起改制為三年制高中。1984年,始開辦民族初中班。
同學們在報考學校的時候也要關注學校的招生計劃。大家在報考學校的時候也要去了解學校的招生計劃,因為每年各個學校的招生人數都是有限制名額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選擇適合自己的高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