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校由于發展或者教育資源的豐富,原本的校區就不夠,就有可能會新建分校或者直接搬遷新校區,給家長們到校參觀增加一定麻煩,那么同學們也要提前上網了解學校的一些基本情況,再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學校的具體位置在哪里同學們可以先提前去進行實地考察。家長和同學們可以多了解學校招生信息,多對比。希望同學們都能進入心儀的高中學校。
渠縣臨巴中學地址:四川省達州市渠縣臨巴鎮水井路2號
渠縣臨巴中學交通指引
1、達州汽車北站
通川北路346米——肖公廟路682米——202省道1.1公里——同安路904米——華蜀北路2.4公里——達渝高速50公里——南大梁高速26.7公里——臨流街492米+——渠縣臨巴中學
2、達州火車站
無名道路218米——朝陽西路1.1公里——金龍大道7.5公里——達州繞城公路4.4公里——達渝高速42.7公里——南大梁高速26.7公里——臨流街492米——渠縣臨巴中學
3、達州市渠縣龍潭景區
無名道路3.6公里——臨流街492米——渠縣臨巴中學
4、五峰山
無名道路2.3公里——318國道14.6公里——210國道12.5公里——南大梁高速31.9公里——臨流街492米——渠縣臨巴中學
渠縣臨巴中學辦學特色
以“做人民滿意教師,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明理、善學、勵志、創新”為校訓;以“穩步辦好初中,大力發展高中”為總思路;以“力爭3—5年做大做強臨中,把學校辦成集初中教育、普通高中、職業高中(職業教育為就業教育)為一體的一流農村高完中,在2010年成為市級重點高中”為總目標。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
一是班級分管責任制。就是每個年級由一名領導干部、一名年級組長,組成管理核心,加強該年級的教育教學管理。此舉大大強化了集體責任感,激發個性創造力,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學管理、教學實施的系統性和延續性,有利于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發展變化,有針對性的持續進行思想教育,收到更好的“培優轉差”的效果。
二是因材施教,層次教育。學校根據實際,改升學教育為就業教育,實行兩條腿走路。“堅持升學、就業兩手抓、優生升學,充分就業”。只要進了臨巴中學高中,就能有份工作。組織有特長的學生參加課外興趣小組。這是渠縣臨巴中學堅持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學欲望。原始的題海戰術,簡單重復已在渠縣臨巴中學消聲匿跡。新型的教育改革春風彌漫了整個校園。
渠縣臨巴中學設施建設
渠縣臨巴中學教學儀器、設施設備比較齊全。現有教學樓2幢,教室32間;圖書室藏書15000余冊;各類報刊8種;電腦室一個,學生專用電腦60臺;行政辦公的處室均裝配了電腦;外操場可設100米跑道8組;新硬化的運動場面積為4000平方米,設籃球4場個、乒乓球臺8個。
渠縣臨巴中學師資隊伍
渠縣臨巴中學現有教職工113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9人、中學一級教師31人;研究生1人、本科生34人、專科生43人。渠縣臨巴中學現有教學班24個,學生總人數1877 人,縣級骨干教師18人,市級骨干教師10人。2011年來渠縣臨巴中學實施名師工程,大膽起用年輕教師,師資隊伍進一步優化。專任教師中,學歷達標率100%。
從建校到90年代初,學校教育教學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全縣非常突出,曾多次考試居全縣前列,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現任駐外使節李吉才、四川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杜江、達州市政協原主席陳志民、達州市市委宣傳部長楊娟、四川省出版集團副董事長趙苗、達州市副市長兼萬源市委書記陳中華、北京大學教授鄧習鋒、重慶“劉一手”火鍋總經理劉松、渠縣民營企業家陳小魯等就是出自該校。
相信大家都一樣找學校的時候都希望能找個很不錯然后又離家比較進的學校,可能針對附近的學生這些都不是問題,針對外地或者比較遠的學生大家就比較擔心距離的問題,大家也清楚有些學校都是要住宿的,所以距離也不是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