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會很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小編建議家長和同學們可以通過學校的辦學規模、辦學成績、教學特色、師資力量等各方面去了解一所學校到底怎么樣。而報考的學校的教學質量以及辦學成績好不好,對于同學們以后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瀘縣第九中學的相關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瀘縣第九中學簡介
瀘縣第九中學位于牛灘鎮,隆納高速公路牛灘出入口約500米處,距瀘州市區、瀘縣縣城及隆昌僅十余分鐘路程,與全縣均有高等級水泥路連接。校園三面環水,形似半島,風光旖旎,園內寬敞潔凈,綠樹成蔭,翠草欲滴,花香四溢,大型石刻與氣派大廈分布其中,亭臺樓閣與碧水垂柳點綴其間。菁菁校園,雅韻流芳,是莘莘學子高質量地學習和愜意生活的理想圣地。
辦學歷史瀘縣九中始建于1958年。最早的瀘縣九中,始稱瀘縣七中,當時學校規模小,校址在牛灘金山寺。1961年,學校因生活困難而停辦1年(此段歷史為兼并的牛灘鎮初級中學歷史)。1962年,由于教學需要,部分搬遷至胡市(今瀘州市十七中校址),學校留下小部分班級,并遷至現址,稱作"瀘縣民辦中學"(屬全民所有制)。1969年12月,"瀘縣民辦中學"由宜賓地區行署批準為"瀘縣九中",全稱"瀘縣第九初級中學"。
瀘縣第九中學辦學規模
回眸九中50年,歲月崢嶸,風雨滄桑,九中人走過了一段頑強堅守、執著耕耘的歷史,艱難曲折、百折不回。風雨坎坷、矢志不渝,這就是九中人代代傳承的創業精神。學校始建于1958年,原址在瀘縣牛灘金山寺。1959年遷到現址。1965年,發展為擁有7個教學班,占地20余畝,學生300余名,教職工15人的小型學校。到2002年,瀘縣九中發展成為占地50余畝,教學班23個,學生1000余名,教職工100余名的中型學校。今天的瀘縣第九中學,占地面積從50余畝增加到215畝;學生人數從1000余人增加到6000余人,教職工從100余人增加到300余人;校舍建筑面積從1萬余平方米增加到7萬余平方米;教育教學設施日趨完善,配置達到瀘州市一流、省內先進水平。
瀘縣第九中學教學成果
敢為精衛填滄海,愿作夸父追太陽。瀘縣第九中學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學校各屆領導班子和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2002年以來,學校新一屆領導班子以"辦學思想是學校方向之本,管理是高效之本,資金是發展之本,發展是強校之本"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管理、新形象打造九中,教師們執著耕耘于瀘縣九中這片教育熱土,實現了九中新跨越。
2008年,高考重點、本科上線人數躍居瀘州市前十強, 這是繼2004-2008年,連續五年獲得"瀘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工作綜合評估一等獎",續寫的"低入口、高出口"的辦學奇跡,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暨南大學、南開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空軍飛行學院等著名學府紛紛走進了瀘縣九中的學子。
小編為同學們整理的瀘縣第九中學的相關資料,相信同學們心里有了自己的答案。判斷一所學校優劣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生源質量,學生正值青春期,受環境影響最大,見賢思齊,孩子們追逐名校的目的也不光是為了師資、成績等因素,最后也希望同學們能夠找到心儀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