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同學咨詢關于三亞市的高中有哪些,分別有三亞華僑學校、三亞五中、三亞一中、海南魯迅中學、三亞市實驗中學、三亞二中、三亞四中、三亞三中三亞市荔枝溝中學,小編為大家提供了三亞市九大高中排名的詳細情況,供大家參考選擇。
三亞華僑學校三亞華僑學校是一所位于海南的民辦高校,該校坐落于三亞市迎賓大道與鳳凰路交叉口丹州小區內,占地面積29920平方米,學校總建筑面積44361.22平方米。學校設施齊全,生活區、教學區、運動區布局合理。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和辦公樓,教學、辦公設備先進,設施配套等,還有各種功能用室豐富學生的課下活動。三亞華僑學校正積極朝向省內一流,瓊南領先的名校目標邁進,她必將為瓊南乃至海南教育作出更多、更大貢獻。
三亞市第五中學坐落在美麗的三亞河畔,位于吉陽區河東路290號,是一所初級中學。三亞市第五中學教學環境優美,環境宜人,占地面積29畝,建筑面積12950平方米,體育場地4995平方米,綠化面積為3136平方米。學校確立堅持以人為本,強調多元自主發展,全面探索和建設和諧學校,辦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該校自建校以來,辦學成果顯著,教學質量較高,學生成績穩步上升,獲得了較多榮譽。校內作風優良,學習氛圍十分濃厚。
三亞一中三亞市第一中學位于海南省三亞市鳳凰路184號,是海南省一級中學。該校師資力量雄厚,截止到2014年12月底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215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教師水平較高;辦學規模較大,學校有教學班62個,學生3328人;硬性設施齊全,綜合辦公樓、科技館、圖書館等一應俱全。三亞一中自建校以來,學校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辦學成果顯著,教學質量較高。校內學風優良,學習氛圍濃厚。
海南魯迅中學海南魯迅中學,是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寄宿學校,該校創建于2004年,簡稱海南魯中,位于海南省三亞市,校內有本部和巴哈馬、亞龍灣三個校區,占地342畝,學校配有科技館、教學樓、學生宿舍樓、教師小區宿舍樓、學生食堂、外教別墅樓;實驗室、多媒體教室、音樂、美術活動室、微機室等多種功能室等,目前一共開設有11個年級85個教學班;學生有1459多人,教職工124人。
三亞市實驗中學三亞市實驗中學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河東路82號,是海南省一級中學。該校師資力量雄厚,2人,其中任課教師188人,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173人,占教師總數的92%,教學水平較高;辦學規模較大,,學校有教學班56個,學生3068人;硬件設施齊全,圖書館、多媒體教室等一應俱全。學校自建校以來,辦學成果顯著,截至2007年,學校有30余人被評為省、市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在2005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有17名學生榮獲英語比賽一等獎等,獲得了較多榮譽。
三亞二中三亞市第二中學是三亞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完全中學,創建于1963年,坐落于三亞市解放路426號,前臨三亞灣,后依三亞河,樹木蔥蘢。學校占地面積42畝,校舍建筑面積約21400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約11400平方米,建有教學大樓、綜合辦公樓、科學館,設有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室等,硬件設施十分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學校擁有一支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師組成的教師隊伍。該校自建校以來,辦學成果顯著,教學質量較高,獲得了較多榮譽,成為海南省的一所具有影響力的學校。
三亞四中三亞市第四中學,簡稱三亞四中,坐落在海南省三亞市。該校學校面向全市招生,在校學生達3500多人,教職工159人,教學管理進一步完善,辦學效益提高。隨著辦學規模逐擴大、學生越來越多,三亞港中校園日見狹窄,但學校周邊地區已沒有空地修建校舍,只能向市郊發展,爭取向市政府申請一塊辦學用地,開發新校區,把新校區辦成三亞市教育的品牌。該校辦學方向明確,學校在強調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非常重視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活動,努力加強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學校開設素質教育課程多門,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多次獲得表彰,連續被評為先進單位。
三亞三中三亞市第三中學是三亞市教育局直屬初級中學,位于三亞市解放三路育德巷,第二集貿市場后側,創辦于1986年,歷經二十六載傳承演變?,F已成為三亞市一所規范化的初級中學。該校占地面積27畝,建筑面積1.24萬平方米?,F有一棟教學樓,一棟實訓樓等,硬件設施齊全。開設網絡信息技術教學,擁有良好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 該校作風優良,辦學成果顯著。2000年以來,學校教師、學生每年都在國、省、市級各學科教研活動評比中多次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好成績,學生升學率逐年提高,考取省、市重點高中畢業生也在不斷提升。
三亞市荔枝溝中學三亞市荔枝溝中學是一所具有現代化氣息的省級特色普通高中。學校坐落于海南三亞三亞市,學校整體布局合理,環境幽雅,綠樹常青,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以傳承創新校園文化為切入口,實施陽光德育的育人方略,構建陽光德育校本課程,先進的辦學理念,優良的校風校貌,助推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促使學生昂揚自信、青春活潑、積極向上、儒雅文明、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