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17全市普通高中錄取(含中心城區部分普通高中面向郊區(市)縣招生)的加(降)分政策規定,有3種類別的考生可以享受加(降)分政策,分別為考生身份類加分、素質教育類加分以及過程評價類加、降分。
注:
在錄取中,若考生可享受多項加分政策照顧,除少數民族考生可以累加一項最高額加分照顧外,其他考生只享受一項最高額的加分。
所有學科類競賽獲獎均不享受加分。
考生身份類加分
項目 | 加分分值 |
少數民族考生 | 5 |
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 | 5 |
臺灣省籍考生 | 5 |
符合規定的留學人員子女 | 5 |
素質 教育類加分
素質教育類又細分為科技類、體育類和藝術類:
科技類
項目 | 加分分值 | 獲獎時間規定 | 備注 |
在教育部與科技部共同組織的全國科技發明創造比賽中獲一等獎以上者 | 10 | 2014年9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 原則上應該是個人項目比賽,集體項目比賽的加分由市教育局認定 |
在教育部與科技部共同組織的全國科技發明創造比賽中獲二、三等獎以上者 | 8 | 2014年9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 原則上應該是個人項目比賽,集體項目比賽的加分由市教育局認定 |
在省教育廳與省科協共同組織的省級科技發明、科學論文比賽中獲三等獎以上者 | 5 | 2014年9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 原則上應該是個人項目比賽,集體項目比賽的加分由市教育局認定 |
在團省委、省教育廳組織的“憶利達”比賽中獲三等獎以上者 |
5 | 2014年9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 原則上應該是個人項目比賽,集體項目比賽的加分由市教育局認定 |
成都市教育局組織或市教育局與市科協共同組織的市級科技比賽中獲一等獎及以上者 | 5 | 2014年9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 原則上應該是個人項目比賽,集體項目比賽的加分由市教育局認定 |
過程評價類
加分:獲市(地區)級及以上表彰的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加5分。(獲獎時間應在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也就是說,在初一階段獲得)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做客成都人民廣播電臺《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欄目時表示:
2019年起中考加分只保留一項。
2016年1月1日以后獲得的科技類、體育類、藝術類的獎項、名次、稱號中考考生不再加分。此外,還取消了過程評價類的加分,即2016年1月1日以后,在初中階段獲得的市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不再加分。
同時,還取消了少數民族考生的加分。從2019年中考起(從2016年秋季入學的初一新生起),少數民族考生將不再享受中考加分。也就是說,2018年是少數民族考生享受中考5分加分的最后一年。如果真是這樣,怕是很多2019屆少數民族家長會心里不平衡!
到2019年,成都的中考將只保留并規范軍、僑、臺及符合規定的留學人員子女考生加分。
教育局在每年下學期3月份左右會正式發布中考加分政策,2018年中考加分政策究竟如何,消息出來小編會第一時間為大家解答,請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