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進入初中之后,由于生理和環境方面的改變,讓很多同學都產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反叛期,青春期。這個時期很多人的心理狀態和情緒都有很大的起伏,下邊小編將給大家整理一下有關對中學生逆反心理疏導的主要方式,家長朋友可以注意了解一下,做好應對和教育措施。
對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疏導
對中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如果引導得當,有可能將其轉化為創造性思維,推動學生發現新問題,創造新知識。
1.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逆反心理中有逆向思維、創造性思維的因素,通過培養和引導,可促使其向創造性思維的方向轉化和發展。如在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教師既要講有利或好的一面,也要講有害或壞的一面,以引導學生逆向思維;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更多方案。
2.引導學生通過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辦法是自我教育。教師要教育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培養他們對自我心態進行調節的能力,并使他們學會正確歸因和自我疏導。比如,用心理換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減少對他人的責難和埋怨;用自我激勵法來振奮精神,克服自卑,樹立自信;用情境和心理轉移法、歸因客觀投射法和自我寬容法來減輕過重的心理壓力、痛苦和自責。總之,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使他們學會自我調控,既善于自我解脫,又善于自我振奮,這無疑是避免產生逆反心理的又一有效途徑。
3.培養師生情感,提高教育水平
教師必須善于捕捉教育時機,以高超的教育藝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教師要著力于提高自身素養,包括心理素質、教育教學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等,要把關心、尊重、愛護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生置于與自己平等的地位。
(2)教師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當學生出現過激行為時,教師要學會制怒,善于運用教育機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師生沖突。
(3)教師要經常進行換位思考,多回憶自己在學生時代的想法和做法,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他們。這樣,就會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引起師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有利于減少和避免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
(4)教師應充分利用“期待”、“暗示”的教育作用來增進師生的情感,贏得學生的信任,喚醒學生的潛力來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消除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逆反心理。
4.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健康的輿論,團結友愛、自尊自重的班級,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同學關系等,都會有利于學生逆反心理的轉化。因此,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創造良好的班集體,充分發揮集體規范和正確輿論的教育作用,培養健康向上的班風、學風。
(2)積極推進班級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
(3)針對學生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展示才華,提升品德,克服逆反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學生逆反心理的疏導方式,希望各位同學和家長引起注意。對于產生逆反心理的孩子而言,正確的引導和疏導是非常重要的,應該給予孩子多方面的引導和關心,調整好孩子的心態。